中国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框架路线图研究及启迪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发布时间:

2021-08-26

一、数字经济和新基建


(一)什么是数字经济和新基建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新基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简称,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二)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重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全行业集成。不存在孤立的数字经济行业,必然是跟各个行业深度融合集成的。举例来说,智能手机这个创新产品,是消费级数字设备,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依赖大量行业集成和应用场景。智能手机厂商,要组合核心处理器、通信基带、相机、触控屏、操作系统等多个部件,需要半导体、精密光学、软件等行业集成,单一厂家无法完成。使用时必须接入运营商5G网络,而大量的应用APP,才是灵魂,涵盖办公、生产、学习、娱乐、购物、金融、健身、旅行方方面面场景,应用的后台在大数据中心。产业创新、产业融合与产业关联,所有这些集成起来,才是数字经济的形态。同时,各行业在数字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赋能产业能力强的,列为重点优先发展的“新基建”。


第二个特点是全域经济。难以想象数字经济只是局限在一个孤立空间里,比如只存在某个城市中。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是不断延展的,空间越大越有意义。不仅仅在地面,还涉及地下管廊等基础设施。太空里也布置了卫星互联网,天空有无人机,水下也有洲际光缆和机器人。从城市到省、国家,乃至全球,已经数字化链接在一起。同时,不同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各不相同,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提升覆盖区域内数据、能源、人才的流动速度和参与程度,削弱了传统要素有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推动其他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发展,不仅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创新,还有助于中小城市、乡村地区的协调发展。随着规模快速增长,最终必然是发展成数字地球。


第三个特点是国际化的全球协同。因为数字经济具有全域和全行业的特点,所以必然是国际化的全球协同的。世界各主要国家对发展数字经济均高度重视,主要经济体均陆续出台了国家级别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并且持续在数字经济的细分领域推出各种支持政策。美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是全面领先,但是有被中国追赶超越的可能,所以一方面打压华为、中芯等中国企业,一方面进行制造业回流的努力。欧盟积累了比较厚实的技术和研发基础。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电子研发制造领域有明显优势。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因其资源差异,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中国数字经济的绝对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对以上国家地区的全球协同的主线是“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可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培育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达成双赢。


第四个特点是表现为平台经济。不仅仅指建设高速泛在的网络和通用支撑数据平台,更指要求具备新型的企业组织形态和新型驱动力。启迪控股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服务企业,建立了全球独一无二的最大的创新网络与基地群,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独树一帜的“立体三螺旋”的科技创新理论,并建立起组织体系,可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落地。其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与创新路径。启迪出身于清华“校企”,最早建设“清华科技园”并为清华大学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创新课程、X-LAB创新实验室、校长杯创新大赛、摇篮计划、钻石计划等全链条的“垂直孵化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着完备的服务。启迪在政府、市场和科技企业之间努力而有效的发挥了资源协同平台的作用。


第五个特点是必然体现为研发经济。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划分已过时,因为一、二、三产业统计在GDP中的比重,更多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宏观经济。经过多轮的工业化改造,农业中包含了大量的工厂化、流水线农业、牧业,也包括大量观光农业以及新兴的田园综合体,它们是什么“业”呢?比如内蒙古的羊肉成本高于从德国进口的羊肉,因为内蒙古是传统畜牧,而德国是现代(或叫科技工业型)畜牧。一、二、三产业统计中,无法显示科技与产业先进度。俄罗斯的GDP再低,也是能研发飞船、制造各类飞机的国家,飞船工业的GDP数字与制鞋、制衣不是同等维度的。因此,现代经济应当划分为研发经济、实体经济与服务经济三类。其中,以爱迪生实验室、贝尔实验室、谷歌阿尔法研究院、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等为代表的研发型经济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与发动机。对于实体经济,可以按历次产业革命形成的主导产业进行分级,更能有效观察对比、指导高端产业的发展与政策引导。在政府、市场和科技企业之间努力而有效的发挥了资源协同平台的作用。


第六个特点是数字经济必然是高耗能的经济,所以必须要与绿色节能匹配,与“碳中和”匹配。数字经济和新基建产生巨大的能耗与碳排放,5G基站能耗是4G的数倍,大型数据中心的能耗与一座城市相当,高铁、轨道交通和自动驾驶的大规模使用需要大量能源。因此,发展数字经济就必然隐含着对节能减排和“碳中和”战略的需求,“碳中和”为数字经济服务。新能源替代、多能流能量管理系统、能源区块链、零碳电力网、零碳热力网、零碳动力网、零碳农村生物质网等“碳中和”技术的使用,可帮助降低数字经济的能耗。数字技术的应用又可以支持“碳中和”技术的进步和大规模布局。数字经济与碳中和,是阴阳互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带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纵观历史,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满足了人类从吃饱、穿暖、住行电气化到社交网络化的物质层面需求。


当前,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发展,不仅使终端产品量化生产,连中间产品和生产工具都能量化生产,有利于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这使得世界主要经济体,特别是中美两个大国,具备了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网络大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要素和世界一流的工程能力。世界主要经济体拥有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及相当体量的二、三产业规模,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普遍高于30%,新型基础设施逐渐完备。这些将促成人类社会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以生命科技与智能科技为支柱的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则是满足人类更高层次需求——“有尊严的生存与发展”。


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大革命的交叉融合。这是一次“完整意义”的复合型科技与产业革命,明显区别于前四次科技产业革命。从科学角度看,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将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将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将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从文明角度看,将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是一次改变人类自身的科技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生活模式和社会形态。如果它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相关研究表明,从现在到2040年前后,将是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带来世界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


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带来的新的产业革命将颠覆人类社会面貌,无论生活、文化、社群等等。人与信用的数字化将改变社会关系,生命科技将大大完善人自身生命体验。智能技术与生命技术合流,将引领新一代文明的产生,创建人类幸福命运共同体。

  

二、中国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发展框架和实现路径


(一)发展框架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其中数字产业化指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数字化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新基建包含了三大部分: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深度应用新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中国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框架路线图研究及启迪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图1 数字经济的技术、产业以及和新基建的发展框架

来源:中国通信院,Wind,国家发改委,平安证券研究所


新基建为数字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更是作为“数字基建”助力产业数字化,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内涵层次与数字经济概念高度一致,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我国数字经济呈蓬勃发展态势,数字经济规模从2005年的2.6万亿元扩张到2020年的39.2万亿元。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叠加疫情因素影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国民经济增长核心之一。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也逐年提升,2005年至2020年,从14.2%提升至38.6%。


中国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框架路线图研究及启迪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图2: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和数字经济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方面,数字产业化逐步深化推进,大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发展,产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备,正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跃进。电信业的支撑能力大幅增强,2020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电子信息制造业企稳回升,202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营收同比增长8.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稳发展,2020年软件业务收入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2020年完成业务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发展得到了新的机遇,数字化新模式不断涌现。2020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1.2%,占数字经济比重提升至80.9%。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2020年,我国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0.7%、21.0%和8.9%,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融合发展向深层次演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2020年,我国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0.7%、21.0%和8.9%,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融合发展向深层次演进。


中国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框架路线图研究及启迪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图3:我国数字经济渗透率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如今,发展数字经济是各国推动经济尽快复苏的关键举措,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潜力所在。不仅如此,数字经济还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为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倡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技术传播和运用,努力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推进数字技术助力旅游复苏等合作倡议,为亚太数字经济合作作出更多贡献。”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二)实现路径


1、政府对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全环节的治理提升

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发展,需要加强政府对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监管的全环节治理水平。预期未来5年内,相关投资总规模17.5万亿,必须增强投资动员能力,提升资金运用精准性。同时,加强政策配套保障,实现舆情及时响应和监管开放透明,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治理水平,加速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和构建新一代智能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促进市场监管、环境监管、政府服务、应急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有利于加速构建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社会治理体系。


加快推进民生应用数字化。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基础,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


2、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 

我国综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研发经济蓬勃发展,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发展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必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三个重点方向:第一个是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计算机新型体系结构、广义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关键算法,并加强与生命科学、材料学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第二个是“补短板”,解决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补上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高端芯片、通用处理器、工业软件、传感器等关键领域的短板。第三个是“筑长板”,就是向前看,需要有预见性,甚至在“无人区”要及早部署研究,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最关键的支撑。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以及空天技术等前沿领域重点发力,建立技术长板,争取自主优势。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还要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的作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具有的突出优势。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等科学体系工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于一体;公共基准、工业母机、测试系统和设计软件共同有机组成)的成功,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优越性。


3、支撑产业升级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数字经济和新基建以产业作为赋能对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改造,促进产业向数据驱动转型。


夯实支撑产业升级的基础平台。提供高速泛在的连接能力:5G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全面强化数据连接能力;高铁、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进一步补足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能源连接。提供通用化平台型支撑服务: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需求载体与核心驱动力。打造安全可控的基础网络体系:补足信息技术短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


发挥行业应用示范引领作用。在超高清、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领域,完善应用环境,抢占产业发展先机。紧抓机遇、着眼未来,把示范项目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当中,通过场景应用加速核心技术攻关落地,整合布局要素资源,巩固提升产业集聚态势,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示范项目要突破底层关键技术,创新各方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协同高效的软硬件体系。推动相关标准制定推广,加快法规制度建设,着力抓好数据管理和信息安全,筑牢产业健康发展底线。


4、优先区域重点布局和全国协调发展

区域布局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个是重点考虑产业和互联网基础稳固的地区,如以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集聚区的行业整体上云为抓手开展建设。第二个是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大量数据中心可考虑建在气候优势明显、能源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特高压建设,应充分考虑各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消纳条件,向受端负荷中心进行点对点区域布局。第三个是考虑人口分布和城镇化格局现状。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因此,5G基站、高铁轨交、新能源设施等应将人口流动关系和城镇化潜力纳入空间布局考虑范围。


优先区域重点布局和全国协调发展,要落实到支持国家战略和重大项目布局。要求区域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布局应处理好地方建设目标与国家经济社会目标间的关系,立足更好地服务 “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


5、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疫情激发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我们要主动应变、化危为机,深化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我国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全球数字经济是开放和紧密相连的整体,合作共赢是唯一正道,封闭排他、对立分裂只会走进死胡同。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各方分享数字技术抗疫和恢复经济的经验,倡导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数字经济潜力,为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


三、启迪控股的科技创新模式


(一)“立体三螺旋”模式


启迪控股在多年的科技服务实践中,以创新为基点,以产业为抓手,提炼出“创新主体:政府+企业+大学,创新载体:园区+实业+金融,创新本体:技术+产业+资本”三个三螺旋多重交织的立体三螺旋模型。


在创新主体层面,启迪践行“政府+企业+大学”三螺旋发展模式,推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当前,该发展模式已经由最初的地方政府、启迪控股和清华大学的合作,衍生到更加广泛的范围,启迪建立起一个国内外政府、大学互动发展的生态圈。


在创新载体层面,启迪形成了“科技园区(巢)+科技产业(凤)+科技金融(食)”三螺旋发展模式,实现了“带凤带食、筑巢引龙”,真正打造出一个有效的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在创新本体层面,形成了“技术+产业+资本”三螺旋,把存量资本和产业通过核心技术激活,形成引领性产业集群,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在“立体三螺旋”模型的指导下,启迪控股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实践,构建起超过300个孵化器、科技园、科技城为载体的全球创新服务网络,这其中的每一个载体依托所在地的区域优势,通过资源的聚集,形成了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企业、投资者等共同参与的创新网络。同时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破地理界线,实现集群与集群之间的互动、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融合,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创新资源和信息共享,打造创新的生态、创新的平台,最终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也是数字技术的革新、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过程互相影响、螺旋上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大学、园区、产业、金融,技术等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更大的螺旋,合力促进发展。


中国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框架路线图研究及启迪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图4:启迪控股全球创新网络

 

(二)服务国家战略


2020年8月,作为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具备政府指导背景的,全国性、联合性、枢纽型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了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启迪控股董事长王济武当选为主任委员。中网联数字经济专委会致力于团结凝聚数字经济领域的社会组织、互联网企业、专家学者,搭建高端智库,承接相关任务,更好凝聚学界、业界资源和力量,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启迪控股在中网联指导和支持下,携手数字经济专委会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在助力“云翼计划”、参与数字行业论坛、开展专家智库建设及相关课题研究交流等方面积极作为,在国家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层面担当重要角色。


启迪控股作为一家依托清华大学设立的聚焦科技服务领域的科技投资控股集团,一直紧跟国家战略,在数字经济和新基建产业发展过程中,超前布局,长期聚焦,专注持续,在政府、市场和科技企业之间努力而有效的发挥了资源协同平台的作用。特别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上,创新孵化、投资并购、自主研发实践科技服务企业的使命和担当,助力“中国芯”的发展。典型的例证是坚持长期主义,十几年间连续孵化和投资兆易创新公司,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次出手相救,最终研发出可量产的NOR Flash芯片,在存储芯片领域一举打破了境外企业对我国市场的垄断。不仅推动兆易创新从初创科技企业走向独角兽,还催生了更大的国家级存储航母平台——我国唯一量产DRAM芯片的长鑫存储,重新划分了世界产业版图,对我国数字经济和新基建产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了一批行业明星公司,公认的新一代独角兽企业寒武纪、晶泰科技、第四范式、联影医疗等都有启迪的投资。启迪专业创新服务网络的存在,使整个体系达成每一个个体单独都很难完成的伟大事业。


启迪坚决支持“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围绕国家战略进行区域布局和联动。在河北雄安设立了未来科技创新中心,在山东青岛设立了启迪东北亚总部,启迪科技服务集团落地河南,在安徽成立了启迪南方总部和启迪新基建产业集团,在浙江布局了浙江机器人产业集团,展开了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丰富实践。


中国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框架路线图研究及启迪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图4:启迪数字经济生态建设 

 

启迪的集群式创新实践本质上便是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所天然打造的创新基础设施。启迪依托自身完备的科创服务网络、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和产业链,以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和模式,通过早期孵化、投资并购、自主产业等形式培育了一大批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并积极服务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以自身的科创生态带动起更大的产业生态和社会生态。


四、启迪控股发展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实践


(一)政务数字化,助推政府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1、主持雄安新区智能基础设施数据标准建设

启迪数字集团作为雄安智能基础设施数据标准组长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基于新一代可信智能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了以智能基础设施元数据模型、目录清洗、数据清洗、数据标签、数据质量控制为内容的数据标准体系,支撑了雄安智能基础设施框架体系。


标准在定位上,将“感知数据”作为公共服务提供给市民,将传统“七通一平”拓展为智能城市的“八通一平”;在范畴上,满足全域覆盖,提出了包含感知终端、智能接入设备、边缘节点、社区及处理中心等层级的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在建设上,顶层设计引领,实现在空间上落地实施;在应用上,加强资源统筹和源头治理。


基于以上数据标准,雄安新区发布了“智能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和“智能接入设备X-Hub”两项创新成果,这标志着雄安新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智能城市进入新阶段。


2、建设海南自贸港人流、物流、资金流可信交换体系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6+1+4”的政策体系,均离不开信息化和大数据基础能力的支撑保障。


启迪区块链集团承担实施了海南进出岛人流、物流、资金流可信交换体系及数据归集整合分析服务项目。建设了海南政务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定制化的技术服务平台支撑和可信、可靠、可扩展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载体。实现了数据充分汇聚共享和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满足海南自贸港稳步发展的战略需要。


3、构建政、企、民全方位应用的数据资产平台

启迪数华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基础,构建集“数据治理、大数据资源中心、数据资产管理与服务 ”为一体的功能体系,为数据共享、开放、应用、运营提供全方位的数据管理与服务,积累数据资产。该平台被评为工信部智慧城市典型解决方案。


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在重庆、北京、山东、浙江等地均落地应用,已形成了海量数据资产,延伸出大量创新应用,为数据价值的释放做了充分积累。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按照“一平台+五库+两体系+N示范应用”的模式建设,覆盖全区49个部门,梳理共计1487项资源目录,形成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城市部件、宏观经济五个基础信息资源库,完成标准规范体系、配套保障体系建设,打造了精准扶贫、经济运行分析、综合治理、行政服务事项审批等典型应用,已形成面向政务、企业与民众的全方位应用体系。


4、支持济南先行区绿色城市平台建设

济南先行区绿色数字城市平台是以CIM、GIS、BIM、IOT技术为核心,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集成、关联各类数据以及泛在信息,建立从室内到室外、从地上到地下、从单体到城市、从二维到三维、从现状到未来等数据的集成化管理体系,强调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一致性、互动性,充分发挥时空地理信息的核心引擎作用,建立万物互联、数据互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服务先行区高效率、高质量、智慧化发展。


启迪数字城市公司与阿里巴巴、浪潮集团等携手通过平台的搭建,逐步建立先行区孪生城市数字底板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体系,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动能转换、产业创新”新区建设,加速先行区智慧城市落地。实现规划、建设、运营全流程数字化集成管理,打造具有先行区特色的绿色生态建设管控体系,服务先行区绿色城市示范区建设。

 

(二)工业数字化,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促进制造企业智能升级转换新业态


1、协助长鑫存储突破芯片量产“卡脖子”困境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兴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方案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


启迪控股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以启迪新基建产业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存储芯片战略投资项目,瞄准世界前沿工艺,突破制造业“卡脖子”困境,实现了我国内存芯片量产的技术突破。启迪新基建集团旗下企业为长鑫存储提供了定制化的数据解决方案。传统的ETL系统,只包含数据的抽取、清洗转换及系统辅助管理功能(日志、警告发送)。相比之下,启迪新基建为长鑫提供的定制化ETL系统,除了包含传统ETL系统的功能外,还集成了大数据平台数据处理组件,能够将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文件数据和大数据平台数据相互抽取;与此同时,新系统更加注重数据治理和服务,提供了包括数据质量管理、血缘关系管理等数据治理功能和数据开发管理、数据接口管理等数据服务功能;另外,新系统还拥有任务调度巡检报表、数据质量巡检报表、数据历史巡检报表、平台运行状态巡检报表等便捷的平台运维管理功能。本次启迪新基建为长鑫存储提供的数据系统,产品定制化匹配度高,行业应用案例广且属于完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应用场景(应用到数据仓库或BDP均可)及用户数无限制,可拓展性高,可以将各种应用配置对接到大数据平台,是一款智能化的全方位运维、监控、配置、校验、预警于一体的数据治理工具产品。


2、承接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课题

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方面,启迪数字集团联合中标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特定场景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床建设(新模式)课题”,该课题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目录清洗、数据清洗、数据标签、数据接口技术和平台,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可信智能数字基础设施TDI,实现工业大数据的目录清洗、基于区块链的目录分布式管理、目录上链与管控、基于区块链的目录动态授权、数据清洗、数据标签管理、主数据管理以及数据稽核等功能。


3、智能工厂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启迪在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由启迪集群科技集团旗下启迪云创智能装备(青岛)有限公司主持设计的“启迪-雪达”D2M平台项目一期智能工厂启动仪式在青岛市举行,这标志青岛的工业互联网版图上再添一员大将。D2M智能染整工厂建成后,将改变染整纺织企业“劳动力密集、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生产形态,成为染整行业“绿色、创新,智慧” 的染整典范,推动传统纺织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

 

(三)农业数字化,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


1、以重大研发创新破解数字治水关键技术

宁夏自治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部署要求,积极建设“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启迪控股按照“研究院+试验区+产业园”的模式,联合清华大学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以“基于水联网全数字治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研发创新为核心,整合各方资源成立数字治水产业加速营,加快推动创新成果在宁夏落地。该项目主要是以水联网“实时感知、水信互联、过程跟踪、智能处理”技术为核心,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全国第一个百万亩级水联网数字治水的示范先行区,为现代水治理体系提供宁夏模式。启迪控股积极参与数字水联网新基建产业项目,按照“换理念、上云端,搭平台、建应用,配机制、转方式”的模式进行了数字治水创新实践,推动宁夏数字经济发展,探索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在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水资源论坛上,该项目作为“数字赋能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的主要内容,得到国际灌排委、阿盟水理事会、多位院士专家和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论坛旨在探索建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组织之间、企业之间水事合作机制,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利政策和创新方面的信息交流,提供水治理“中国方案”,鼓励水利先进技术转移,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领域务实合作。


2、落地数字乡村方案,以创新助推“共同富裕”

数字乡村是伴随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农业中关村联合体是整合“政企学研用”各方资源搭建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平台,启迪之星入选首批“农业中关村·农科创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示范效应和国际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和启迪控股牵头,联合多家企业,在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深入调研后,提出完整的数字乡村建设方案,包括:完善平台建设,打造本地名片;增加教育服务体验,丰富线上学习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形成数字乡村中枢,产业服务、乡村治理、资金配置一张网覆盖;打造数字化本地特色产业链等。启迪旗下多家企业已经在浙江、安徽、内蒙、天津、辽宁等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识,将进一步打破城乡、地区、群体壁垒,实现制度重塑,让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充分涌流,数字化改革引领了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

 

(四)服务数字化,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模式变革与重塑


1、数字化医疗

(1)建立国内第一个基于“数据孪生”的区域医疗数据云

启迪数字医疗是启迪控股旗下专注于“城市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营运”科技公司,在成都市武侯区率先建立国内“区域医疗数据实时全量采集处理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样板,得到国家、省、市医保局的肯定和支持。这是国内第一个基于“数据孪生”的区域医疗数据云。新冠疫情期间,“数据孪生”医疗云实现对辖区医疗机构的全面监管,拥有区域实时全量数据,包括医院维度的医院接诊状况实时监督、药品维度的54类抗生素药价监督、患者维度的疑似患者治疗追踪、地缘维度的聚集性疾病监控,等于打通区域内的全部医疗机构与患者的连接,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卓有成效的保障。


(2)“数字肺”辅助新冠肺炎智能精准诊疗

面对疫情短时间内爆发的公共卫生应急需求,需要快速大规模筛查疑似病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隔离观察及治疗,医学影像检查尤其是胸部CT扫描对于肺炎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启迪旗下企业神州德信结合自身优势,研发出一套专门针对新冠肺炎检测及量化的智能分析系统——“数字肺”产品,并成功上线使用。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及图像几何算法,对全肺CT扫描图像能够快速自动检出病灶,并通过计算病灶体积、占比自动分析、量化病变区域及病变的严重程度、病灶形态特征自动分析和量化、智能提示、快速生成结构化报告,辅助医生进行诊断。目前数字肺产品已在国内多家顶级三甲医院使用,获取10000组以上肺部影像学数据,继续根据临床实际应用情况迅速迭代,并将在相关医疗机构中快速推广。


(3)贡献移动方舱检测国标,应急科技,战时显现。

启迪投资的戴纳实验科技公司是国内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的领军企业,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占据行业70%的市场份额。在北京新发地、新疆、大连、河北、黑龙江、安徽、广东、南京、河南等历次疫情突发后,移动方舱设备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单套方舱每天可检测1万管,按照10:1混检的方式,每天可以检测10万人份。目前,各省正在陆续推出方舱集采,启迪再度为行业贡献了“全国标准”。目前启迪控股及其成员企业、部分投资企业已经参与编制国家各类技术或服务标准超过百余项,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


2、智慧交通

(1)支持北京每天800万人次便捷出行,“战疫公交”保复工复产

北京公交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公交系统,线路类型繁多,不仅有常规线路,还包括快速直达专线,高铁专线、节假日专线、世园会专线、定制公交等多样化线路。启迪公交公司由启迪和北京公交集团联合成立,通过研发和运营“北京公交APP”实现一码通乘,刷码乘坐地面公交和地铁,支持北京每天800万人次公交便捷出行。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启迪积极响应北京市政府的号召,规划保障复工复产方案,细致研究防疫措施,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推进定制公交业务的平台建设和业务运营工作。经过连续17个日夜奋战,以最快速度推出164条保障复工复产通勤专线,“战疫公交”成功开通。


(2)构建“人、车、线、站” 数字公交服务体系

重庆市公交近9000台新旧公交车完成了车载智能终端的升级换代。修复和解决了长久以来的轨迹漂移、定位偏差、里程考核不准、视频监控有盲区、视频质量不清晰等问题。大同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升级,公交车全车7路摄像并增加了油门、刹车位置摄录功能、车厢内电子站接屏实时站点显示、车外路牌实现了自动切换走向、转弯提醒、驻车提醒等功能。还有西安、延安、宝鸡、肇庆、雄安、北京等多个城市,启迪公交公司、启迪中航讯公司等应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采用互联网模式,将“人、车、线、站”的大数据资源及相关配套资源进行产业化转换,构建更为精准、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帮助市民享受到了高品质的数字生活与出行体验。


(3)提供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实现“人、车、路、网、云”一体化

启迪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的发起成员,旗下企业长期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基础数据工作组的牵头单位。启迪参与上海国家级云控示范区建设,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的支持,覆盖上海国际汽车城25平方公里、70公里道路,目标是扩大上海汽车工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建立智能网联汽车生态核心,加快产业存量升级与增量聚集。还参与了北京亦庄经开区、河北雄安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海南博鳌等示范项目,从顶层规划开始,目标是全面支撑智能网联环境,实现“人、车、路、网、云”一体化,打造全新的智能交通城市建设范本。目前已经开始提供协同感知、决策、控制等3大类数十种网联自动驾驶应用服务,根本目的是打造以云控基础平台为核心的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可控环境。


3、无人驾驶清扫车在合肥“上岗”,环卫进入数字时代

启迪数字环卫集团将物联网、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传统环卫设施设备相结合,聚焦数据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城市环境服务领域。摄像头智能识别行人、5G系统实时上传画面、自动唤醒及自主泊车、自动识别红绿灯、自动识别障碍物、贴边清扫和自动倾倒垃圾。启迪数字环卫主导了合肥市首个无人车清扫试点项目,在“科里科气”的合肥,扫马路也是一件很有科技感的工作。


环卫进入数字时代,通过数字赋能,全国一张网管理,推进垃圾分类的跟踪、管理、分析,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的源头减量。同时,垃圾的收运和处置也实现了数字化,通过智慧车辆监管系统进行车辆调派和垃圾收运,可实现快速精准。目前,启迪数字环卫垃圾分类已设立多种模式,“定时定点+环卫一体化”、农村“干湿分离”等,率先在浙江杭州、天津、西安、咸宁、海南东方市等12个城市,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类智慧运营新模式,服务百万余户居民。此外,垃圾分类项目厨余垃圾实现98%以上的单类收集率,真正做到垃圾源头减量工作,使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正确率已经达到99%,把具有特色的“社区垃圾分类”成功模式不断复制与推广,推进我国垃圾分类的有效落地。


4、秉持“科技、公益、协同”三大信仰,助力脱贫攻坚

启迪秉持“科技、公益、协同”三大信仰,在全国多个地区通过科技扶贫、产业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作出卓越贡献。在陕西富平,此前因基础设施薄弱,无大型集中供热系统,不少单位和部分居民采用自建燃煤、燃气锅炉或壁挂锅炉取暖,导致供热效果差、环境污染严重。启迪投资8亿元在当地大力发展新基建模式的节能供暖绿色产业,通过打造数字化的智能管理平台、优化管网建设、吸纳就业与对口帮扶等措施,不仅填补了集中供热空白,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生态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清华大学定点扶贫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启迪作为出身清华的科技企业,专门设立了启迪农业科技公司,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携手策划发起“奶奶的鸡汤”扶贫项目。该项目通过“鸡苗免费发放+养殖技术帮扶+成鸡统一回购”的模式,完善贫困户与扶贫产业的利益联结,实现贫困户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推进困难群众深入参与产业扶贫行动,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5、培育数字经济人才,开启科技军创新模式

启迪和广西科技大学于2016年共建启迪数字学院,作为国内第一家本科数字学院,五年来在打造产学一体化的数字人才培养平台方面做了大量的积极探索,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是非常创新的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启迪数字学院构建校企联动办学系统、产教融合创业系统、校企科教共同体网络,塑造师生分布式、移动化学习共同体,促进资源整合,推动多重双轨制并行发展。学院获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可拓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先进单位。在“2020促进金砖工业创新合作大赛”总决赛中,启迪数字学院参赛的“paddle制造缺陷人工智能”项目以最高分数荣获“创新设计”赛道一等奖。启迪数字学院学生专业素质过硬,具备创新实干精神,可以快速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建设,毕业生最懂启迪文化,容易被启迪系企业优先“抢”人才。


自2019年以来,昆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云南启迪军创科技服务公司合作,依托启迪控股平台资源率先在国内首创退役军人“军政企+高校”就业创业昆明模式。联合云大启迪商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启迪数字学院,共同开发、收集、整理了针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转型适应、个性化等培训课程近4000个,特别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数字技能类课程。截止目前,已开展实施了受众达两万人次的退役军人培训量。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破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难题。目前,昆明园区和基地入驻入孵军创企业135家、军创联盟成员280家、军创导师230名,开展培训就业创业活动 260 余场次,服务27.2万余人次,入库企业39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3.3万余个,园区和基地直接或间接解决退役军人就业1.2万余人。启迪在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支持下,山东、陕西、江苏、广东等地军创也全面展开。

 

(五)数字经济与“碳中和”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目前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5G商用全面提速,IPv6规模部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底,网民规模增长到9.89亿,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到70.4%,已建成5G基站71.8万个,5G终端连接数据超过2亿。


数字经济喜报频传的背面是惊人的耗能与碳排放。数据中心承载着数字社会的血液流动,价值巨大,耗能亦巨大。数据显示,美国数据中心耗电量早已超过全美社会总用电量的5%;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已达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35%。5G每个基站的耗能大概是4G的2-3倍,其总耗能估计是4G的4-9倍。更强的5G网络,自然也意味着更高的耗能与更多的碳排放。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智能化,消耗的能源必然是传统石化能源无法满足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必然选择。数字经济,必然是新能源经济。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数字经济有助于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和新能源的发展。同时,通过采取绿色减排技术,可以实现数字经济单位能耗的有效降低,从而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其中,主要目标对降低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做了明确规定,到2021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通过共享频率资源合建5G接入网,基站总数预估减少20%-30%,不仅节省投资更带来了耗能与排放的大幅降低。通信基站的最大化利用,也能较好的降低单位GDP的碳排放。中国铁塔正在推动“通信塔”向“数字塔”的演进,通过与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合作,推进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与环境监测预警基础设施互补共生。


启迪重点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监测和管理生产过程能耗数据,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碳中和将推动对工业互联网软件应用层,诸如能源监控、预警等细分领域的需求。能源管控类SaaS可以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能耗及影响能耗的相关指标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到云端,通过对数据分析、优化提供降低生产运维能耗的预警及解决方案。工业云平台能够基于云平台及其搭载的工业APP为制造业企业赋能,实现控费增效。


启迪智慧交通的“人、车、线、站” 数字公交服务体系,以及“人、车、路、网、云”一体化智能网联云控平台,在提效方面,智慧红绿灯可动态调整提高通行率;基于早晚交通流量变化,潮汐车道可动态调整早晚高峰通行方向;依托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设备,可分析周边环境及行车状况,进行制动、转向、变道、速度等控制,降低交通拥堵风险。在降耗方面,基于SLAM技术,汽车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的机器视觉信息与激光雷达ToF的测距功能,定位并绘制出位置环境的地图,解决路线规划的不合理问题,降低碳足迹;基于V2X通讯,车辆可编队行驶减少阻力、共享信号灯信息规划刹车时间。智能汽车大多采用新能源动力(电、氢),也是节能减排的体现。


实现“碳中和”需要三侧同时发力。一是供能侧:主要通过运行优化、智能监管、新型能源替代,提高能源生产和供给效率。二是需求侧:楼宇、工厂、园区从“投建营”全周期进行管理,降低碳排放。三是固碳侧:建设碳足迹监测追踪系统,实现碳生产、传输、消费全链路的追踪监测分析;要进行碳排放与碳达峰趋势分析,以及区域及行业碳排放全面监测追踪。启迪在“碳中和”领域已经布局和实现了许多先进技术,涵盖“一脑”(能源大脑)“一链”(能源区块链)“四网”(零碳电力网、零碳热力网、零碳动力网、零碳农村生物质网)等各方面,已经应用在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广泛场景,实现数字经济单位能耗的有效降低。启迪作为主要推动者之一还参与了大量国际新能源科技合作。数字经济与“碳中和”存在必然的相互需要与相互助力关系,这种内生逻辑决定了二者注定会形成合力——绿色数字化发展。

 

(六)建设数字经济国际化创新合作平台,为中国—东盟合作增添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数字经济是全球性合作的、国际化的情景,本身协同性很强,多个门类集成,需要有更大的应用场景才能发挥它的优势。东南亚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预计未来十年将为地区GDP贡献1万亿美元。


一直以来,启迪控股与东盟各国广泛开展了多领域的科技和新兴产业合作,在数字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为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科技产业合作与交流,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启迪控股和东盟十国各方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东盟科技产业合作委员会”,启迪控股董事长王济武当选为中国-东盟科技产业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


启迪控股在多地建立了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包括广西南宁东盟科技城,中越边境的第一个跨境孵化器—启迪之星(东兴)沿边跨境孵化基地,以及云南腾冲、保山的科学家小镇、启迪科技城等,为中国企业与东盟的科技合作添砖加瓦。随着东盟国家通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流量成本降低,大量年轻消费群体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直播+电商”的商业模式正迅速发展。2019年底以来,广西启迪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推动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Lazada在南宁建设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培育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目前中心已服务30多家中国知名企业,扶持、孵化和服务超过400家跨境卖家,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跨境电商培训培养超过1000名跨境电商人才,并吸引200多名东南亚主播在线入驻服务中心直播基地。为更好地让东盟消费者享受到中国商品的物美价廉,启迪创新跨境还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办电商服务中心,发展海外分销团队,向当地创业者传授中国电商发展经验,提供货源支撑。


泰国启迪伟华中心与朱拉隆功大学商业创新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朱拉隆功大学作为泰国最古老、最有威望的大学,近年来一直注重创新创业的发展,希望通过与中国启迪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促进泰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升级。启迪伟华创新中心坐落于曼谷市中心朱拉隆功大学校园内,成功举办了“走进泰国5G  toB 市场” 对接分享会,邀请华为、清华科技园钻石企业、启迪之星入孵企业、启迪生态圈企业及云南大学创业项目等进行路演对接。


在中新两国建交三十周年之际,启迪与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下属的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合作打造了“启新汇”平台。平台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智慧城市、IOT和媒体”等相关技术领域,支持两国科技公司开拓市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与东盟的科技创新与合作。新加坡曾获评全球最佳知识产权保护国家,拥有享负盛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有着优越的学术、创新、创投环境。启迪将结合“双创”释放的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深度赋能中新两国全链条的创新生态系统,为中新企业在东南亚区域的创新布局助力。


启迪之星(马来西亚)获“马来西亚数字孵化中心(Malaysia Digital Hub)”资质认定,历年来全马来西亚通过这一国家级资质认定的企业仅8家,启迪是唯一一个获得该资质认定的国外品牌。该项目是马来西亚国家数字发展计划的一部分,以此为基点,引领数字经济创造包容性、高质量的增长,构建富有活力的马来西亚数字生态系统,将马来西亚真正打造为东盟数字枢纽。启迪马来西亚基地与包括AWS、华为、中国中车等一起构建了各种各样的加速营,利用启迪的全球创新网络资源和产业集群,用来赋能马来西亚当地的创新科技企业超过100家,包括了医疗健康、农业科技、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金融科技等方方面面。


未来,启迪将在智慧城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等经验,持续完善沟通机制、搭建丰富交流平台、挖掘合作潜力,与国际伙伴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五、结语


在过去十几年的数字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启迪控股依托“多重立体三螺旋”理论基础及“集群式创新”发展模式,汇聚了科创服务、数字经济和新基建产业平台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构建了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企业、投资者等共同参与的全球创新网络。针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启迪正组建数字经济研究院,与各级政府和数字经济生态内企业联合,共同开展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深化发展转型研究,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占据数字经济和新基建产业发展制高点,突出系统科技集成与研发经济,带动群体性技术创新快速涌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数字经济价值链、产业链,通过国际协同,打造新发展格局,实现文明融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王济武   丁磊   启迪数字经济研究院